
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向恋梅摄
甬派客户端记者 孙佳丽
全球贸易格局深度调整之际,宁波这座外贸大市的一季度成绩单,成为外界关注焦点。
面对风浪,宁波外贸顶住压力,今年第一季度实现进出口总额3488.5亿元,同比增长8.4%。出口领域尤为突出,出口额达2378亿元,同比增长17%。
“尽管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但宁波外贸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今年已平稳起步。”宁波海关相关负责人说。
实际上,这并非宁波首次身处“风暴眼”。宁波外贸总是从风雨中成长,在挑战中调整,在承压中前行,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作业现场。吴梦凯摄
心中有底
这段时间,晟铭电子(宁波)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胡其海并没有表现出过于悲观的预期:“这是外贸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其实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走进企业生产车间,就能理解他的心态。
车间内,电子提示音与设备嗡鸣声合奏着智造交响曲,数字化看板实时跳动着数据流,始终满负荷运转着。企业一季度出口额超1.2亿元,同比增长70%,“最大功臣”是2024年新推出的液冷AI服务器机柜。
“越压越强”是宁波外贸人的鲜明标签,这样的特质体现在现有成绩单上。
经营主体活跃度进一步增强——
民营企业是宁波第一大外贸主体,民企有活力,外贸才有动力。一季度,宁波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额2690.9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同期宁波进出口总额的77.1%。
对外合作空间进一步拓展——
一季度,欧盟稳居宁波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进出口606亿元,同比增长14.6%;对东盟实现进出口额481亿元,同比增长21.1%,相当于每小时有超过2200万元的贸易往来。
宁波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742亿元,同比增长14.7%,规模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对中东欧国家进出口153亿元,同比增长19.8%。
外贸“含新量”进一步提升——
宁波家用电器、通用机械设备、汽车零配件在一季度依旧保持同比两位数增长,集装箱出口额大增132.7%,达到30亿元。
越来越多外贸经营主体快速响应全球市场多样化需求,不断推出国潮新品。
比如,宁波立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一台价值90多万元的AH8出风口电检烧录智能检测设备完成包装,准备运往海外市场,这一台设备可完成5个人的检测工作。
“我们要心里有底,尤其在应对中短期冲击时,要有底气、有韧性地开启更广阔的发展天地。”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宁波海关关员开展“亲清直通车·企需关应”助企发展调研。何罕羽摄
手中有策
贸易争端对城市的影响,短期内难以全面评估。我们可以做的,是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变应变,见招拆招,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广交会前三天,客人还是比较多的,加油!”宁波杰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启军在朋友圈晒出了与客商的八张合影,有位菲律宾客商聊了不到一个小时就下单9万件筋膜枪订单。
其实,这并非他想要的订单。
“‘船小好调头’,今年,我们把研发重点放在医疗大健康领域,制造更有附加值、门槛更高的产品。比如这款新推出的智能办公按摩椅,一位中国台湾客商仅体验10分钟,就下单10件样品回去试水。”他自信地说,这才是他想要的订单。
如果说刘启军的转型思路是自主研发,那么宁波兰途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兰月的思路,更侧重于扩大经销“朋友圈”。
4月18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最后一天,兰月展台上的中东欧好物大多被抢购一空:“这里原本放满了希腊和斯洛伐克的酒水与巧克力,光巧克力就有3个系列、10个款。”
她说,光凭他们自己,很难把中东欧的产品大规模地在全国市场铺开,这就需要各地经销商、零售商一起行动,共享商机。目前,她新结识的经销商已有5位,合作意愿普遍很强。
这些只是缩影。
宁波优耐特进出口有限公司以“多、快、好、省”的策略,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一季度出口各类灯具超2.6亿元;
宁波东星电子有限公司在宁波和柬埔寨设有工厂,形成高度集成一体化的生产制造体系,一季度对柬埔寨出口3502万元;
宁波捷丰现代家俱有限公司主打个性化定制,精准切入客户需求,一季度对马来西亚出口额同比增长25%……
在全球贸易新格局中,没有翻不过的山岭,没有蹚不过的河流,宁波外贸人一贯擅长释放“自变量”。

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外贸集装箱装卸作业。向恋梅摄
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外贸企业仅靠自身能力闯关,难免势单力孤。这一次,宁波能否再次成功突围?
记者咨询了多位专家学者,他们基本保持着谨慎乐观的态度。
“任何事物都可以一分为二看待,再难也要危中寻机。更何况,若将视野放宽,宁波制造的比较优势从另外视角看更加凸显。”宁波东海经济研究院院长陈旭钦说,想要破局,先念好“稳拓调优”四字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内外发力、秉持政企同力,优化外贸发展环境。
在陈旭钦看来,“稳”,就是稳住企业生产经营,针对我市外贸出口市场比重相对较大的家电、汽配、服装、电工器材、文具、日用品等行业,立足特色谋划实施精准帮扶政策,努力稳住外贸基本盘;
“拓”,既是拓市场,也是拓思维,要进一步寻找增量,开拓共建“一带一路”、RCEP等更多国家和地区的新兴市场,并从货物贸易拓展服务贸易,在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科技、金融等领域先行先试,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支持企业从卖货转向卖服务;
“调”,即优化调整外贸结构,包括内外贸一体谋划,尤其在外贸转内销方面,要搭建外贸内销“双桥”,促成商业模式、供应链、产业链、品牌建设的系统性重构,设立外贸优品内销专区,打造“甬货优品”品牌,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
“优”,则是支持产业转型升级,通过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品牌创新和数智赋能,培育更多配套能力强、产品性能优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促进宁波外贸向“新”而行,尤其要借助人工智能开展品牌营销、数据分析,精准加速推进“AI+消费”新场景应用。
宁波大学中东欧经贸合作研究院贸易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杨丽华认为,有困难更有行动,有压力更有动力,外部的冲击也可以带来发展的契机。
她提出,企业可以打三张牌。
第一张是“技术牌”。
“科技含量的提升正在重塑宁波的出口竞争力,只有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附加值,推出更多适销对路的好产品,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做大做强,乘风破浪。”杨丽华说。
第二张是“服务牌”。
本月初,国务院批复同意《关于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新增包括宁波等9个城市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这是个明确的导向,宁波外贸人可以利用扩大服务业开放机会,凭借港口物流优势,创新提升服务贸易水平。
“渠道牌”是第三张,顾名思义是寻找新渠道,打造新优势,比如跨境电商。杨丽华表示,只有积极拥抱数字化变革,探索适合自身的新型贸易模式,才能更快抢占先机。
过去数十年间,宁波遭遇了多少次外部环境冲击,但次次都能闯出一条新路,一步一个脚印,升级成为“全国第三座民营外贸万亿之城”。
与多位外贸人聊过后,困难是现状,抗压是常态,但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这次,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