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浙江 > 温州

温州9家社区服务中心体重管理门诊上线 “家门口”可开减重“处方”

日期:2025-04-25来源:温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作者:温州大学是几本

市民在减重门诊进行针灸治疗。吴健摄

日前,瓯海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娄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减重门诊迎来了一波就诊高峰。随着温州市首批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重管理门诊上线,这两个门诊自开诊以来已接诊5000余人次,提供包括中药调理、耳穴、针灸、埋线等在内的中医减重服务。

中医减重:

从内到外的体质调理

“针灸和埋线的塑形作用会比较好,基本上一个月可以减重7—10斤,不过也会有个体差异。”娄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医师蔡艳艳介绍,中医认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减肥方法也因人而异。中医减重门诊通过体质辨识,针对不同体质制订个性化减重方案。

市民黄女士已经接受了6次埋线减重治疗,她说,食欲得到了控制,腰腹测量结果明显缩小。与传统节食、单一运动方式不同,中医减重强调从内到外调理身体,实现健康、持久的瘦身效果。蔡艳艳提醒,中医减重虽有效,但需配合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达到长期控制体重的效果。

“超重和肥胖不仅是高血压、糖尿病的重要诱因,更与心血管疾病、部分癌症等紧密相关。”娄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徐向祥表示,在慢病管理中,他们发现不少患者血压、血糖控制得不错,但超重、肥胖问题却异常突出。

同样,在瓯海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体重管理诊疗中心,不少市民在问诊、治疗。据悉,该中心以多学科协作为基础,为超重、肥胖人群提供科学有效的体重管理服务,为破解基层肥胖防治“碎片化”难题提供鲜活样本。

“这得益于我市多年以来的医联体建设成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借助医联体的强大纽带,邀请省、市级医院专家下沉社区来到居民身边。”瓯海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瓯海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体重管理诊疗中心将服务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同期成立的名中医工作室,聘请了温州市知名中医专家担任顾问,为基层服务注入优质资源。

体重管理:

从筛查到干预全流程服务

面对肥胖问题的严峻挑战,2024年以来,温州市卫健委与有关部门联合启动实施“体重管理年”活动,筹划健康体重专项行动,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形成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

“体重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医学、营养学、运动学、心理学等多领域协同。”徐向祥表示,娄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了多学科团队,包含全科医生、护士、运动指导师,形成了“筛查—建档、评估—干预—随访”的全流程服务链,同时还引入人体成分分析仪等设备,精准评估肥胖类型。

患者在体重门诊就诊后,管理团队会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身体指标测量与评估,涵盖身高、腰围、臀围、体脂率、血压以及血糖等项目。依据检查评估的结果,专家团队会建立其专属的信息化体重管理档案,并精心制订个性化减重方案。

为精准锁定目标人群,该卫生服务中心依托信息化系统筛查辖区慢病患者数据,结合BMI指数及腰围等指标,建立超重、肥胖预选人群目录。目前,在管慢病患者4760余人,其中超重、肥胖患者达到了3660余名。

“阶段性毕业”机制:

长期健康管理的新起点

“不同的服务对象,会按健康风险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干预方案截然不同。”徐向祥说,对于轻度超重者,侧重于健康宣教;无慢病合并症的中度超重、肥胖患者,将制订个性化饮食、运动方案干预;有慢病合并症的中度超重、肥胖患者,则会邀请市级医院专家会诊后评估风险,制定个性化、低强度的干预措施。

对于干预效果的评估,门诊采用“阶段性毕业”机制:当患者BMI降至正常范围、体脂率达标且能自主维持健康生活方式1-2个月以上,即可申请“毕业”。同时,门诊将为“毕业”患者建立长期健康档案,定期提醒复查,防止体重反弹。

据悉,随着首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重管理门诊的上线,使基层医疗从“治病”向“防病”迈出了关键一步。未来,娄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划进一步采购智能设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帮助群众在减重的过程中,完成从“被动治疗”到“主动健康”的认知变化。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温州9家社区服务中心体重管理门诊上线 “家门口”可开减重“处方”

记者吴健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