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5月1日东海伏季休渔期临近,温州海鲜市场节前囤货需求激增,国产海鲜价格普涨,进口水产则凭借性价比优势加速抢占市场。浙江东日旗下温州市水产批发交易市场数据显示,当前市场呈现“结构性涨跌”特征,区域价差与节日效应叠加,供需格局持续调整。
国产海鲜领涨,对虾梭子蟹成主力
近期,温州人餐桌上的“明星海鲜”价格全面攀升。市场销量冠军对虾日均批发量约25吨,均价25元/斤,同比上涨15%;梭子蟹、2-3斤规格鮸鱼分别以60元/斤、35元/斤的价格位列销量二、三位。子梅鱼价格涨幅尤为突出,一两以上规格均价从去年同期的17元/斤飙升至30元/斤,涨幅近八成;舟山产1斤规格鮸鱼亦同比上涨10%至20元/斤。市场分析指出,东海休渔期临近导致渔获量减少,叠加捕捞成本上升,是推动国产海鲜涨价的主因。
进口水产抢占份额,韩产鮸鱼成“价格杀手”
面对国产海鲜价格高起,进口渠道迎来机遇。近期,韩国进口冰鲜水产品占市场冰鲜交易量的20%,其中2-3斤规格的韩国鮸鱼以25元/斤的价格优势,较同规格东海鮸鱼低15元/斤,迅速打开市场。此外,韩国黄山鱼、小黄鱼等品种亦加速入市,有效填补供应缺口。市场商户表示,进口水产品性价比突出,成为餐饮企业和市民囤货的优先选择。
区域价差分化,节日需求推高短期价格
并非所有海鲜价格均呈涨势。宁波石浦、奉化产带鱼价格逆势下跌,20元/斤的批发均价同比暴跌30%;温州人偏爱的水鱼价格也从40元/斤区间降至27元/斤。不过,福建龙海产活鲜对虾因产区集中形成价格支撑,但随着浙江、江苏本地活虾即将上市,节后价格或承压回落。
市场保供充足,冷库储备达2000吨
针对节前消费高峰,市场管理方表示,当前货源供应充足,另有2000余吨水产品冷库储备可随时调拨。节日期间,市场将联动福建、江苏等周边养殖基地及码头供货商,优先保障虾、鮸鱼等热门品种供应。业内人士预测,休渔期前的囤货心理与节日消费需求叠加,节前水产价格或维持结构性上涨态势,但整体涨幅可控。
供稿:温州晚报
原标题:休渔期叠加“五一”海鲜价格涨多跌少
好消息是:虾兵蟹将假期不断档
记者蔡挺通讯员丁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