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浙江 > 宁波

工地打桩如何降噪、减振? 甬企参与制订的相关标准正式发布

日期:2025-04-29来源:宁波大红鹰学院作者:宁波诺丁汉大学

上图为预制桩。(受访者供图)

在很多人印象里,工地打桩总与机器的轰鸣、振动的地面、四溅的泥浆脱不了干系。不过,在一项“宁波原创”技术的加持下,打桩不仅噪声大幅降低,还实现了节能。

昨日,在中国公路学会秘书处、宁波市公路学会联合主办的相关会议上,宁波中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制订的《公路桥梁预钻孔根植桩技术规程》中国公路学会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预钻孔根植桩技术兼具环保性与经济性,在减少碳排放、提升施工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未来应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与会专家说。

所谓预钻孔根植桩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在地基土中先钻孔,再像种树一般,植入预制的桩基,全过程由智能化系统跟踪。

按照传统模式,打桩过程好比敲钉子,振动产生噪声扰民,且极易将软土往四周挤压,在管网密集、轨道交通纵横的市区无法大展拳脚。此外,也有用钻孔灌注桩的方式,但这样的桩基强度不高,需要使用大量混凝土,在钻孔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泥浆。

经过12年的研发,宁波中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博采众长,率先研发出预钻孔根植桩技术。根据试桩结果显示,根植桩施工过程中的最大噪声仅比普通道路交通噪声高约0.6分贝。施工过程中引起的土体振动也小于大型车辆通过时的影响。

除了减震与降噪外,使用预钻孔根植桩技术打桩,相同单桩承载力条件下对比传统灌注桩,泥浆排放量减少约70%,碳排放降低50%以上。施工机械平均一天可施工3根至5根桩,是钻孔灌注桩施工速度的5倍。这项技术,已经在宁波阪急大楼的建设中获得了应用。

《公路桥梁预钻孔根植桩技术规程》标准的发布,意味着预钻孔根植桩技术将在更多交通领域工程得到应用。

“每一项技术突破都是前行的基石,每一次标准迭代都是进步的阶梯。我们将持续深化工业化、绿色化实践,努力为全国交通工程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宁波经验’。”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说。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金鹭 通讯员 余明霞 陆志勇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