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浙江 > 温州

在劳模工匠馆,遇见坚守与匠心

日期:2025-04-29来源:温州鹿城作者:温州人力资源网

  “我最善辩”PK场现场火热。

  “百名劳模劳动光荣”展示我市全国劳模、先进工作者群像。

  温州劳模工匠馆迎来研学热。

  温州劳模工匠馆成为城市打卡地标。

  暮春的风裹着瓯江的潮气,吹进位于市区信河街、百里坊交叉口,一座现代感十足的特色展馆——温州劳模工匠馆。这里没有沉闷的展柜与冗长的解说,取而代之的是轻轻流淌的百工之乡人文长卷,是触碰屏幕瞬间“活”过来的劳模故事,是匠心课堂里AI生成的曼妙旋律……开馆不到两年,这座“不像博物馆的博物馆”却成了城市的新晋网红。

  “五一”假期将至,不妨跟着我们的脚步,解锁一场“匠心”与“潮玩”碰撞的奇妙之旅。

  让劳模从“幕后”到“台前”

  新中国成立以来,瓯江的浪潮中,涌现出劳模工匠一朵朵:李慕芳、陈林魁、杜玉燕、南存辉、邱光和、金宗伦、胡东方、吴让大……一代又一代劳模工匠,在城市的每个触角,在各自无比熟悉的领域,投射着耀眼的光芒。

  如何让广大职工群众、市民游客了解劳模工匠的奋斗故事?如何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宣介与弘扬,嵌入更广阔的社会生活?2023年8月,温州劳模工匠馆应运而生。

  馆内分为四个主要展厅,“百工之乡 千年商港”以温州文史为背景,打造动态呈现的时空长廊;“百名劳模 劳动光荣”以全市全国劳模、先进工作者群像展示为主,展陈各个时期劳模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的工具、实物、文献资料及奖章;“百年征程 砥砺奋进”汇聚了党史、工运史、温州百年工业史、改革开放史及劳模工匠史;“百行竞秀 匠心筑梦”则以展示工匠代表人物与工艺美术品为主。

  在展出文字照片和珍贵实物、播放视频资料、讲解员讲解等传统展览模式外,温州劳模工匠馆主动拥抱AIGC、大模型、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互动屏幕、打卡布景、3D打印、AI+展馆,市民还可以走进小剧场,通过720°旋转拍摄,将自己融入不同场景中并生成专属的“劳动者”短视频……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互动,再结合每年1部主题宣传片拍摄、定期开展各行各业劳模工匠面对面访谈,让劳模真正从“幕后”走到“台前”,让劳动精神“跳”出展柜,深入人心。

  解锁匠心“破圈”的N种姿势

  15万人次打卡、800余场活动、千万级网络曝光——开馆以来,温州劳模工匠馆迅速“出圈”。

  穿过展馆长廊,一群年轻人正沉浸在主题剧本杀中,在解谜中触摸温州手工业的奋斗密码;隔壁劳动体验工坊里,姑娘们在瓯绣老师的带领下,拈针引线,绣千回百转、柔情万缕;走进二楼温州市劳模工匠主题职工书屋,翻阅劳模工匠推荐书单,汲取奋进力量,淡淡的书香与咖啡的醇香仿佛浑然天成。而在馆外,一辆“劳动红”主题公交正缓缓驶过——这是与交运集团联名的劳模工匠专线,打造展现劳模工匠时代风采的“移动展馆”,沿途串联千年商港与城市地标,让“匠心风景”流淌全城。

  当全城爆火“我最善辩”辩论赛嫁接到展馆后,“长三角一体化,温州人要去大城市还是回温州”“人工智能彻底取代人类工作是/不是福音”“古港遗址机遇下,温州发展应更重文化精神/商业经济”等辩题登上热搜,这座展馆已超越物理空间,成了一座城市的思想剧场。

  温州劳模工匠馆走红背后,是一座馆与一座城的“双向奔赴”。在高校,它化身“开学第一课”,用红色工匠班点燃青年的职业信仰;在社区,它通过“户外劳动者驿站”为新就业群体递上一杯热茶。从国企到学校,从慈善组织到协会机构,当工匠精神与城市脉动同频,当历史传承与年轻表达共振,劳模工匠馆成功将“三个精神”编排成一场全民参与的大戏。

  在“百行竞秀 匠心筑梦”展区,有一件让人印象深刻的雕塑,一只只巨大的“工匠之手”向上托举。这或许是对劳模工匠馆最好的注解:它不只是陈列历史的展馆,更是一只只推动城市向前的有力的手。

  “五一”假期,不妨来劳模工匠馆,体验一场“匠心嘉年华”。展馆毗邻江心屿、朔门古港遗址,周边还有诸多颇具市井气息的老街巷,怎么逛,都有味!

  原标题:在劳模工匠馆,遇见坚守与匠心

0相关评论